胡國珍簡介資料(個人簡曆圖片)
太和十五年(491年),襲封武始侯。獻女於宣武帝元恪,生下孝明帝元詡。孝明帝即位後,封為光祿大夫。
靈太後臨朝後,加侍中,封安定郡公,入決萬機。才中書監、儀同三司,忠心輔佐魏主。熙平初年,拜為驃騎大將軍、雍州刺史、遷為司徒公。
神龜元年(518年),去世,享年八十歲。追贈相國、都督中外諸軍事、太師、太尉公、同州刺史、太上秦公、加九錫,諡號文宣。
北魏太和十五年(491年),胡國珍襲父爵武始侯,離開故鄉臨涇,居住京都洛陽。胡國珍受家庭熏陶,少年好學,崇尚清儉,輔佐國政,忠心可敬。
胡國珍女兒被選入宮,生明帝。孝明帝即位後,封國珍為光祿大夫。
靈太後臨朝攝政,又給他加侍中,封安定郡公。追崇國珍妻皇甫氏為京兆郡君,派十戶守塚,尚書令、任城王澄上奏,說安定公尊屬望重,親賢群矚,應該出入宮中,參與謀劃國事。太後下詔認可,國珍遂入決萬機。接著,進位中書監、儀同三司,侍中如故。忠心輔佐魏主,相機上表,細陳刑事、政治改革諸多事宜,太後一一下詔施行。
熙平初年,加國珍使持節,都督、雍州刺史、驃騎大將軍開府,繼遷司徒公,侍中如故,靈太後、孝明帝率百官到其家祝賀,盡歡宴之隆。又追京兆郡君為秦上太君,諡號孝穆,因陵寢孤獨,即置園邑三十戶,立長丞奉守,封國珍繼室梁氏趙平郡君,子祥之妻為長安縣公主。
胡國珍年邁篤老,卻愈益崇敬佛法,時事清齋,堅持親祀,禮拜不輟。
神龜元年(518年)四月七日,步行去看所建佛像,行路四、五裏。八日複至,站立觀像,當晚勞熱致疾,一病不起。靈太後親侍藥膳,十二日去世,享年八十歲。追崇使持節、侍中、相國、都督中外諸軍事、太師、領太尉公、同州牧,號太上秦公,加九錫,諡號文宣公,葬以殊禮。持節到安定監護喪事。
[以上內容由"crb"分享。]
胡國珍(438~518年),字世玉,安定臨涇(今甘肅鎮原縣)人。北魏時期外戚大臣,武始侯胡深之子,宣武靈太後之父。
太和十五年(491年),襲封武始侯。獻女於宣武帝元恪,生下孝明帝元詡。孝明帝即位後,封為光祿大夫。
靈太後臨朝後,加侍中,封安定郡公,入決萬機。才中書監、儀同三司,忠心輔佐魏主。熙平初年,拜為驃騎大將軍、雍州刺史、遷為司徒公。
神龜元年(518年),去世,享年八十歲。追贈相國、都督中外諸軍事、太師、太尉公、同州刺史、太上秦公、加九錫,諡號文宣。
北魏太和十五年(491年),胡國珍襲父爵武始侯,離開故鄉臨涇,居住京都洛陽。胡國珍受家庭熏陶,少年好學,崇尚清儉,輔佐國政,忠心可敬。
胡國珍女兒被選入宮,生明帝。孝明帝即位後,封國珍為光祿大夫。
靈太後臨朝攝政,又給他加侍中,封安定郡公。追崇國珍妻皇甫氏為京兆郡君,派十戶守塚,尚書令、任城王澄上奏,說安定公尊屬望重,親賢群矚,應該出入宮中,參與謀劃國事。太後下詔認可,國珍遂入決萬機。接著,進位中書監、儀同三司,侍中如故。忠心輔佐魏主,相機上表,細陳刑事、政治改革諸多事宜,太後一一下詔施行。
熙平初年,加國珍使持節,都督、雍州刺史、驃騎大將軍開府,繼遷司徒公,侍中如故,靈太後、孝明帝率百官到其家祝賀,盡歡宴之隆。又追京兆郡君為秦上太君,諡號孝穆,因陵寢孤獨,即置園邑三十戶,立長丞奉守,封國珍繼室梁氏趙平郡君,子祥之妻為長安縣公主。
胡國珍年邁篤老,卻愈益崇敬佛法,時事清齋,堅持親祀,禮拜不輟。
神龜元年(518年)四月七日,步行去看所建佛像,行路四、五裏。八日複至,站立觀像,當晚勞熱致疾,一病不起。靈太後親侍藥膳,十二日去世,享年八十歲。追崇使持節、侍中、相國、都督中外諸軍事、太師、領太尉公、同州牧,號太上秦公,加九錫,諡號文宣公,葬以殊禮。持節到安定監護喪事。
[以上內容由"crb"分享。]
人物關係:
兒子:

同名人物:

同年(公元438年)出生的名人:


同年(公元518年)去世的名人:


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评论留言